我们的战“疫” — 记隆昌市中医医院最普通的医护战士们
我们的战“疫”
— 记隆昌市中医医院最普通的医护战士们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有信心,我们有能力!
“社区需要入户的人员大幅度增加,公卫人手不够,招募志愿者......”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忠兰主任在城西社区群和中医院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我是中干,算我一个!”首个报名的是综合病区刘晓芳护士长;“我上下夜班,下午参加!”杨翠丽护士坚定地举手报名。接着两个群砸开锅一样的,报名的医护人员越来越多......总务科曾长美说:“我下午休息,必须参加。”看着微信群里不断涌入的“我报名”、“我能行”“我愿意参加”、“我得去”等信息,让这项工作的推进无比顺利,仿佛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送医上门、入户体检!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入户意味着观察对象是必须居家隔离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这些人可能是潜在的病毒携带者,选择参加这项工作就可能是选择与病魔进行近距离交锋,危险时时潜伏,但这并没有吓退中医医院的战“疫”勇士们!最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同志廖老师,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不能高强度的反复爬楼,她正在读大二的儿子刘和阳立马报名:我替妈妈!
下午2:30在社区预防接种室准时集合,马忠兰主任做了简单的工作安排:二人组成一队,主要工作是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进一步核实居家人员具体地址,何时何地返隆,拍照留痕迹,告知需要在家自我隔离时间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等。陈科医生主动提出:“我是党员,请把老、小、旧、远和楼层高的筛出来,分给我,我一个人去完成,如果非要拍照留痕迹,我带自拍杆”。护士杜丹说:“我可以骑摩托车去,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护士李红说:“快快快,带上资料上车了,不然一会儿又少测几个......”为了尽快把不断上涨的需要居家观察人员都入户排查一遍,他们勇敢担当,敢为人先;他们争分夺秒,集思广益……
陈科和刘和阳在入户的过程中遇上了难题:门都不给开,理由是:“你们在外边走,裹得严严实实的,但万一带有病毒,传染上我们怎么办?”俩人只能耐心解释:“我们不进屋,也不接触你们,敲门的部位我们都会用酒精进行超大范围喷撒消毒,请你们放心!”最终两位志愿者经过耐心的解释和细心周到的安排,顺利完成了相关工作。赵爽和江雪梅遇上体温枪无法正常工作了,只能用体温计,然而观察对象不愿意接医护人员递过去的体温计,担心上面有病毒,她们也只能耐心解释相关设备已经消毒,并再次于当场喷酒精消毒才让住户顺利接受检查。困难还远远不只这些。进入小区,要应对居民各种好奇和疑惑:“你们查的是不是谁谁谁?”“还有谁谁谁是从哪儿回来的,查没有?”“谁家的鸡昨天死了,有没有去查?”“隆昌确诊人少,我们可不可以不带口罩......”志愿者耐心答疑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居民进行抗疫指导:“不要打堆堆,口罩要戴好”。医护人员的耐心、细心、爱心感动了众多的居民,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说谢,临走还不忘跟志愿者们说“加油!”“你们能行!”更有信佛人士给医护人员头上撒神水,说 :“菩萨保佑!你们百毒不侵!”令人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收获了满满感动,增加了满满动力!
入户4小时,岂止2万步,她们每天腰酸,背痛,走到脚抽筋,说话说到声音嘶哑,也不愿也更无闲暇去诉苦,因为他们深知行胜于言,一颗颗诚恳的心和一份份坚定地信念让隆中医人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担责任!
“城西请报表”!“城西请报表”!凌晨3点,护士曾祥琳不知第几次从梦中惊醒,然后便是连夜的无法安睡。从除夕到现在,20多天一直默默坚守在岗位。每天,她总是陪在马忠兰左右,去的最早,走的最晚。每天两人埋头处理一大堆数字,负责发热报表,居家观察报表,体温监测情况等的汇总,还要接收来自社区的返隆人员信息,并做好信息登记和入户人员分配。一般需要4-5人才能完成的报表,她们两人全包揽了。每天要等所有入户监测的医护人员把表拿回来才能汇总,晚上10点以前能回家都是奢侈的。刚毕业2年,年仅23岁的小姑娘因为工作能力出众,特别能吃苦耐劳而收获了一个与她瘦弱身材特别不相符的昵称——“铁人表妹”。持续20多天的作战,我问她:“有没有想过放弃?”她说:“想过。特别是和主任一起入户,零距离接触武汉人,也怕过;被不理解的回隆人员也骂哭过……但还是必须继续。”没有豪言壮语,但这样朴素的言语仿佛更为掷地有声,更为铿锵有力,因为这样的言语中,包纳的是一颗炙热滚烫的真心!
病毒肆虐,国难当头,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之际,在曾卫东院长亲自带领下,隆昌中医人,心系抗疫未曾有丝毫懈怠。他们用勤勤恳恳、初心不改熬制着救赎生命的药方,一心想要赎回人人向往的安康。他们之中有的是党员,模范带头;有的是普通群众,不落人后。但不管身份为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务工作者!他们有信心,他们有能力,他们敢担当,他们敢作为!他们坚守着日内瓦宣言的初心使命。没有鲜花,群众们的一句“谢谢”便是最动人的颁奖词;没有掌声,居民们的一句“加油”就是最有效的能量棒。我们以最大的热情、最强的信念投身于与病毒扩散生死时速的赛跑中,投身于与病毒感染无畏抗争的战役里!一日为医,终身不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曾言: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在这样的时期,我们要成为那群最勇敢的人,守护一方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