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人体不定时炸弹——主动脉夹层
胸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表现可轻可重,疼痛严重性与疾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因此需要高度警惕。
主动脉夹层,属高危致命性胸痛范畴,与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张力性气胸共同被称为胸痛四大杀手。这类疾病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随时危及生命。据统计,未经手术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24小时内病死率每小时增加1%-2%,发病1周病死率超过70%;即使是慢性A型主动脉夹层仍存在主动脉破裂、脏器衰竭等死亡风险;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发病2周内的病死率约6.4%,药物治疗的5年生存率约60%。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类致命性的疾病——主动脉夹层。
一、主动脉夹层的定义与分型
主动脉壁有三层结构,由内而外分别是内膜、中膜和外膜。正常情况下,这三层膜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主动脉夹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中膜撕裂,主动脉内膜与中膜分离,血液流入,致使主动脉腔被分隔为真腔和假腔。
Stanford大学的Daily等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两型:凡是夹层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A型;夹层仅累及胸降主动脉及其远端者称为B型。
二、主动脉夹层的形成原理
在高血压、外伤、动脉发育不良(例如马凡氏综合征)等因素作用下,内膜-中膜上出现撕裂口,高压血流冲入撕裂口,犹如长江决堤一样,形成一个新的病理性腔道,称为“假腔”,原先正常的生理性腔道相对应地称作“真腔”。主动脉内血流兵分两路,分别在真、假腔内流动。由此,假腔的外层结构仅剩下外膜-中膜,比正常的主动脉壁薄,对动脉压的承受能力随之降低,因而容易发生破裂,急性期通常夺人性命于瞬间。
三、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危险因素
目前认为主动脉夹层发病主要是和以下危险因素有关:
1)增加主动脉壁张力的各种因素,如高血压、主动脉缩窄、外伤;
2)导致主动脉壁结构异常的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氏综合征、Loeys-Dietz综合、Ehlers-Danlos综合征等);
3)其他因素如妊娠、医源性主动脉夹层等。
据国内的多中心研究表明,高血压、马凡氏综合征、吸烟、饮酒、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动脉粥样硬化等是我国主动脉夹层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四、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
1) 疼痛:疼痛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最为普遍的主诉。患者常常描述为“撕裂样”或“刀割样”持续性难以忍受的锐痛。
2) 心脏受累相关表现:轻者无明显临床表现,或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低血压或高血压,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和T波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等。
3) 其他脏器受损相关表现:主动脉夹层可累及神经系统、肾动脉、腹腔动脉及下肢动脉的供血,临床症状多样,如晕厥、意识障碍、血尿、无尿、急腹症和肠坏死、黑便、便血,甚至有时可表现为急性下肢疼痛。
五、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检查
1)对于主动脉夹层确诊的金标准就是主动脉CTA检查;
2)患者因碘过敏、严重肾功能损害、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医疗机构无CT设备而不能行全主动脉CTA检查时可行MRI明确诊断;
3)经胸超声心动图作为拟诊主动脉夹层患者必要的初步影像学评估手段;
4)疑似急性主动脉夹层者需完善床旁心电图检查。
六、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
内科治疗:镇痛、控制血压及心率,防止主动脉破裂和夹层继续发展。如此凶险的疾病,内科治疗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治疗是根本的解决方案。
手术治疗:A型夹层死亡率较高,应尽可能及早手术;B型夹层应积极选择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其优点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死亡率低,尤其适用于高龄及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传统手术者。
七、温馨提示
主动脉夹层就是人体的一颗定时炸弹!近年,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突发胸背部撕裂样剧烈疼痛的患者,千万要警惕主动脉夹层,最好尽早前往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重症医学科简介
Intensive Care Unit
宜宾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是四川省中医重症质控中心宜宾分中心主任委员单位,宜宾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科室,科室医护核心团队来自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现有副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名,主治医师2人,主管护师4人,住院医师2人,护师7人,护士2人。
重症医学科承担了我院各临床科室、宜宾市各区县及周边地区危重患者的抢救、监护治疗和会诊转诊工作。主要收治严重创伤、呼吸衰竭、重症休克、重症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各种原因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等。在常规呼吸机支持、循环监测、容量精准控制、床旁纤支镜气道管理、床旁超声监测、呼末CO2监测、PICCO监测、床旁血液净化等监测、支持、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同时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的特色诊疗技术。
科室电话:7865065
科室地址:宜宾市中医医院外科大楼9楼